又一家快递和阿里巴巴加深合作。9月1日晚,圆通速递公告显示,已经与阿里达成新一轮战略合作,将在快递、航空、国际、技术等领域加深合作。
此前有媒体传出,“阿里正与圆通快递的创始人谈判,希望增持30%,并成为圆通大股东。”受此影响,当天圆通股价大幅上涨,一度超过7%。随后阿里否认了计划成为圆通大股东的传言。
如今消息落地,阿里增持圆通12%,无意谋求大股东地位,圆通创始人、董事长喻渭蛟夫妇依然是大股东和公司实际控制人。
今年以来,快递业话题不断:极兔起网,顺丰欲建加盟网络,京东加注众邮……与这些动作相比,阿里没有选择自建物流公司,而是不断加深与快递行业的合作。特别是与淘宝一同成长起来的通达系,已成为阿里生态的重要伙伴。
数据显示,刚过去的二季度圆通业务量增长超过50%,领衔了快递板块的逆势增长。鲜为人知的是,高增长背后,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居高不下,约为发达国家2倍。
这意味着,每收到一件快递,行业、商家和消费者要花更多费用。
加大快递投资与协同,阿里为什么?
正如接受媒体采访时,圆通速递总裁潘水苗所言,快递成本对利润影响非常大,全面数字化转型是出路。疫情当前,阿里商业操作系统正致力于数字新基建,通过投资、协同快递物流网络,阿里菜鸟物流数字化织网也正在加速。
阿里,要做中国快递摆渡人。
1、逆势增长的快递,和每年“多花的”7万亿
突如其来的疫情,成为2020年最主要的关键词之一。
正是在疫情之下,人们发现“什么都可以断,物流不能断”。在疫情最严重的二三月,大街上跑得最多的就是快递员:不管是医疗物质,还是日常生活保障,都离不开快递物流。
这也印证着快递业的逆势增长。今年1-7月,快递业务量完成408.2亿件,同比增长23.66%,已超过2017年全年。
以圆通为例,刚刚过去的第二季度,快递业务量同比增幅高达52.49%,利润增长40.63%。四通一达快递平均增速也超过了40%。
在潘水苗看来,快递是疫情下确定性高增长的行业:一是以前线下消费的人群转向线上,发觉线上体验比想象中要好,从而养成了线上消费的习惯;二是直播的崛起,尤其是新兴电商平台开始崛起。
“这种增速看上去不像是疫情以后的报复性消费,而是一种消费习惯的改变或者说消费形态的改变,所以有一定的可持续性,线上的渗透率可能会进一步增加。”此前受访时,潘水苗说。
亮点之下,仍有巨大的挖掘空间。作为商家、快递业、消费者共同承担的成本,一直以来,国内社会化物流成本占GDP总值比重居高不下。
在过去的2019年,这一比重为14.7%,相对发达国家的8%-9%,在近百万亿人民币的中国GDP总额下,多出的7%意味着,有近7万亿元由大家一起埋单。也就是说,每个人平均每年要负担5000元。
为了解除物流枷锁对商业和实体经济的扼制,阿里的目标更加远大,希望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直到5%,低于发达国家。
这不是哪一家快递能够独自完成的。正如潘水苗所言,“全面数字化转型是出路。”
2、通达为什么选择阿里,一年省出一个上海
圆通与阿里的关系一直颇为密切。早在2005年,圆通是第一家接入淘宝的快递公司,成为电商快递的吃螃蟹者,从此搭上了快车,也带动其他通达拥抱电商快递。
作为快递业后起之秀,2015年圆通日均件量已超千万,市场占有量跃居行业首位。2016年,圆通更是成功登陆A股,成为中国快递业第一家上市公司。
正是在商流、物流的融合之下,“包邮区”才成为现实,才有了剁手党欢乐的买买买。
“最早圆通加入淘宝时,条件之一是要把每单快递价格从18元降到12元,喻渭蛟咬咬牙才答应。现在这个价格是多少?2块钱1单发全国。这离不开网络效应,也离不开阿里菜鸟对行业的数字化。”一位业内专家说。
比如10年前,2010年双11的包裹数量突破1000万,快递公司已然措手不及,有的包裹甚至一个月才送到。甚至次年淘宝冲击1万亿“最大的障碍就是物流”。
如果没有创新的解决方式,快递不仅会成为中国商业的瓶颈,也是消费的瓶颈。
2013年,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阿里成立菜鸟。从电子面单开始,菜鸟和通达等合作,让每个包裹都有了数字身份证,手写面单成为历史。
期间,伴随着通达快递不断加深对阿里的拥抱和选择:2015年5月,阿里创投等入股圆通;2018年5月,阿里与菜鸟13.8亿美元投资中通;2019年3月,阿里投资46.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;2020年5月,阿里宣布已持股韵达。加上百世等,目前,阿里与通达快递形成了业务、资本、技术等全方位合作的紧密关系,但阿里至今未对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形成控股。
数据显示,随着通达与阿里、菜鸟连接和协作的加深,从2013至2019年,中国快递从91.9亿至635.2亿件,7年飙升近7倍,但速度越来越快;从仓配、到干线、到最后100米,IoT、智能化方式带动快递数字化升级。
2013年菜鸟成立时,社会物流成本为18%,至2019年这一比重已降为14.7%。
也就是说,全行业升级协同下,社会物流成本一年可节省3.3万亿元。这相当于上海2019全年GDP,一年省出一个上海。
随着每一单快递成本的下降,最后受益的,也是消费者。
甚至拼多多也说,它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目前,拼多多包裹主要依靠通达进行运转配送。
3、阿里的未来观,和物流业格局
相对于发达国家,中国快递集中度非常低。美国只有UPS、FedEX等三四家快递,日本大和运输、佐川急便、日本邮政三家占有92.5%的快递市场份额。
而在中国,快递以加盟制为主,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有近百家之多,其中市场份额最高的中通,上季度也刚刚超过20%。
这也意味着,行业的数字化离不开协同。通过协同,中国快递才能乘上数字化之船,迎接未来的挑战。
“阿里与生态圈内快递企业的协同,需要强化联动而不是松动。”快递专家杨达卿认为,数字化供应链时代,对接的商流越丰富,物流才有更多场景覆盖,带来更大的规模效应和效率提升。
目前,全国日均快递量近2.5亿。在阿里看来,1天10亿个包裹很快就会到来,“必须从未来看今天,必须要有全局观,行业内部只有合作,才有可能支持一天10亿、甚至20亿只包裹。”
为什么要加大投资?2018年,马云对此认为,“我们对自己有信心,对技术有信心,对中国有信心,对未来有信心,干嘛不投资?当然投资不等于盲目投资。”
阿里正是要做中国快递数字化摆渡人。
“对物流公司来讲,任何一个单点是没有用的,需要更多的点,把这些点连成网络,形成网络效应。”马云说,“这张网必须依靠技术,依靠共享的力量。”
对于阿里入股,通达系快递均表示会围绕面向新零售的快递、末端、仓配、跨境等物流服务展开全方位合作,并在智慧物流方面进一步提升数字化、在线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现在,快递业日均使用菜鸟电子面单近1.2亿,“快递高铁”自动化流水线超过5000公里,行业协同下,全链路数字化方兴未艾。
杨达卿认为,阿里投资物流业是多赢方式,也在改变物流格局:未来快递市场头部企业或存在“保龄球效应”,各自独立而均势竞争,通过数字平台推进集群协同,在创新领域多些资本纽带更有利于持久稳健发展。
更多相关推荐
2020年全国快递业务量为833.6亿件 已连续7年居世界首位
以上是关于阿里增持圆通,要做中国快递摆渡人的全部内容,来自TOP查快递快递资讯频道